离职恶意删除公司文件资料,涉及民事、行政甚至刑事责任

日期:12-28  点击:1014  属于:公司新闻


小诺爱悌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个别案例,离职员工为泄私愤,删除工作电脑的数据,上周刚接到某客户找回离职销售删除报价邮件的请求。

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,制作和往来的电子数据和资料,是属于公司的数字资产。员工在工作岗位上,因职责需要,编辑处理、流转、归档或删除,均属于正常范畴。然而恶意删除或修改计算机数据,导致公司的经营受损,这是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,会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。


小诺爱悌温馨提示

1、对于个人遭受公司不公对待,维权是正义的,但通过删除公司资料却是违法的,搞不好还要坐牢,维权要理性地走正规渠道。

2、对于企业应有恰当的预防和防范机制,依据数据资产的重要程度,针对不同岗位设定有区别的访问和管理权限,有员工离职时,须注重IT交接流程,及时交接、备份资料,回收权限,履行必要的审核流程;


小诺爱悌给中小企业的管理和预防策略


1、规范管理:对于工作文件的创建、使用、流转、归档等设定规则,培训员工去形成习惯,针对邮箱、ERPOA等应用的账号,使用设立规则和适当的权限规范,如授权级别、密码规则等;


2、实时备份:对于工作文件资料,在公有云或私有云,设置实时备份机制,有的场景根据重要程度不同,还可以采取再备份,和异地备份等多重备份机制,以防万一;


3、设定权限:针对不同的岗位角色,对不同的共享文件夹,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;


4、防泄密:针对一些设计或有核心电子机密的企业,还需借助加密和授权解密的工具软件来实现权限和流转管控;


5、交接确认:在离职交接时,需要及时回收或关停原有访问权限,有绑定手机号或邮箱号的在线账号,及时更换绑定;


因场景需求的差异,针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,小诺爱悌愿与您共同探讨适配贵企业的解决方案。



恶意删除公司文件资料,涉及民事、行政甚至刑事责任的案例。

案例1民事赔偿责任:员工离职拒绝提供电脑密码并删除重要文件被判赔9200元

一家贸易公司的邱女士,离职时拒绝向公司提供工作电脑的开机密码,并删除电脑里储存的重要文件。公司只能请专业公司,解除密码、恢复数据。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,邱女士应承担密码解锁及数据恢复费用9200元。

案例2行政责任:女员工辞职遭拒绝 恶意删除公司数据被拘留7日

《北京晨报》曾报道,工作仅20多天的女排版员杨某提出辞职遭到拒绝后,将公司内部四台电脑中的大多数电子数据删除。记者从丰台警方获悉,杨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。

案例3刑事责任:工程师离职后删雇主网站源代码被判刑五年

软件工程师徐某离职后因公司未能如期结清工资,利用其在所设计的网站中安插的后门文件将网站源代码全部删除。造成该网站无法正常运行。经鉴定,直接造成经济损失26.5万元。最终,徐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成立,获刑五年。


小诺爱悌 版权所有 京ICP备15032961号  技术支持:小诺爱悌